RFID如何优化档案馆的业务流程?
RFID耐用、安全、稳定、非接读取等优势可以用来进行档案馆的业务流程优化。借助技术手段替代人工繁杂的劳动,有助于缓解档案馆的压力,提升管理人员的满意度。
通过RFID软硬件的配合,我们可以实现将档案编目、档案入库上架、档案盘点、档案查询与借阅、销毁管理等业务操作流程智能化,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,从而让管理人员能够解放出来进行档案馆的其他工作。
RFID档案馆智能管理系统具体是如何进行智能化管理的呢?
(1)档案收集与编目。
各相关部门移交的档案和资料一开始会被做扫描处理,并被上传到到数字档案馆系统中。 然后管理人员会将RFID标签打印机打印的对应编码,粘贴到档案卷盒上,相当于给所有的资料和案卷都发了一张唯一的“ID卡”,后续需要调取卷宗资料信息,直接用相应的RFID读写器读取信息即可获得。
(2) 档案入库与上架。
档案管理员只需要将档案盒放置到智能档案架的空余位置,红外设备便会感知到其位置,同时RFID识别到档案案卷的标签则会提示完成归档。存档的完成意味着带标签的卷宗已经和其位置信息绑定在了一起,即实现了精准定位。
(3) 档案盘点自动化。
传统档案盘点是一项“大工程”,需要人工认真仔细的核对全部档案的数量,并与过往记录做对比,如有缺失案卷则需在系统中盘查其被借阅的具体情况。通过RFID读取设备对档案的自动识别,这项工作将会变得非常简单。RFID读取的数据与系统数据比对完成,还会自动生成报表,而且基本不会出错。
(4) 档案利用服务个性化。
数字时代,档案馆用户的需求呈现多元化。如何更好的细分用户的层次、结构,描述用户画像,进而开展最优的分众式利用服务?FRID以及各类传感器对于时间、地点、用户状态的感知和处理可以为档案馆提供切实可信的数据。譬如搜集用户的行为轨迹、发现用户的喜好,对于用户的服务需求进行提前预判,实现个性化的“私人定制”信息资源服务,这无疑是未来档案馆发展的方向。
(5) 档案的鉴定与销毁。
随着档案的过期,需要按时间逐步对过期档案进行鉴定销毁。此时可以通过RFID的读取功能,识别出哪些档案已过有效期,并发出销毁的指令。